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 诚信永远不变...
SERVICE PHONE

400-060-4008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50位哈佛录取生分享:这才是我们被哈佛录取的真相!

文章来源:    时间:2019-03-05

20年前,有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风靡全国家长圈,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中生留学的高度关注,也掀起了一波高中生申请海外高校的热潮。

现在来看,刘亦婷的哈佛之路或许仅仅是一则“别人家孩子”的成功故事,能否通过更多藤校录取生的案例,总结出一些申请策略和藤校录取生的共同特质呢?

........................................

How They Got Into Harvard -- 50 Successful Applicants Share 8 Key Strategies For Getting Into The College Of Your Choice(姑且让我地翻译为:《他们为何能迈入哈佛——50位哈佛录取生分享考入心仪大学的八大策略》),这是一本出版于2005年的书。

本书由哈佛大学学生校报The Harvard Crimson编辑出版,目前没有中译本。在通读了本书50个案例后,我愿意将把我总结的读书心得——哈佛录取生的共同特质,与读者分享交流,这些启示也同样适用其他藤校。

分享干货之前,要对本书的编者做一番解释说明。这本书不是某位资深大学申请专家天马行空的口水书,也不是哈佛大学的官方宣传小册子,更不是中介机构的择校指南。这本书的集体作者是The Harvard Crimson,哈佛大学本科生院的学生日报,它是完全独立于学校管理系统的学生机构,既有一定中立性,也有专业性和可靠性,而书中内容均来自校报工作人员对当年考生的采访以及考生的自述。

有读者肯定想说,既然这本书总结了八大成功策略,那就直接剧透策略内容呗!但相信当你看到这些策略的名称后,你可能会说:大部分策略我也能想到。我读目录时,也有同感:

策略一:高调展示才华;

策略二:充满激情;

策略三:找到最佳平衡;

策略四:成为最好的那一个;

策略五:出奇制胜;

策略六:写出与众不同的论文;

策略七:制造和利用关系;

策略八:发声和造势。

这本书的重大价值在于把50个案例按照一些重要线索或指标进行了分类和编辑,例如每个案例内容分类为个人特色概述,高中生活,个人申请书,就读哈佛后的生活,考生建议等。

重要线索包括:高中学习总均分(GPA)、SAT分数,参加的活动和获奖情况,还有家庭背景、录取院校列表(申请海外学校可收获多份录取)以及被拒的大学等。所以,这本书并不是仅仅50篇录取生的迷你成功自传合集,通过细心地分析和对比,我发现了植根在这些学生身上的三大共性特质。

共性特质之一:真实与真我

Be genuine & Be yourself

高智商、成绩好、社会活动能力强,可能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哈佛学生特质。没错,但不是所有哈佛录取学生具有这些特点,仅仅这些不足以被哈佛录取。

在本书大多数案例中,学生都在阐述如何寻找真我的过程——一个听从内心深处召唤的自我,这些学生都有很深刻的自我反思的能力与经历。尽管得到不少专业建议,但他们从不盲从,都能通过独立反复地反思,逐步认清自己的特点与特长,厘清自己的思想发展过程,在关键的选择中做出自己思考过的决定。

书中一位哈佛录取生谈到选择高中课外活动时,提到很多人都告诉他参加辩论比参加戏剧更能受大学青睐(而辩论的确是这些哈佛录取生最高频的课外活动),但他自己深知更热爱戏剧,是“顺应趋势”还是“追随内心”?这位学生选择了后者,而最终他在戏剧表演中收获了骄傲的成绩,也成为他申请文书中的一大亮点。

在申请中固然要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特色与特长,但如果为了申请大学,赢得招生官的芳心,而去“精心规划设计”自己的高中生活,那履历表上的你其实并非你自己。正如一位录取学生说道,“Don't live high school thinking only about college...”(别在高中生活里只想着考大学)。

在表现真我方面,有些哈佛录取生的“勇气”实在让我叹服。熟悉海外大学申请的人都知道,申请材料中的个人文书是极为重要的材料,而有好几位哈佛录取生,仅仅给自己的英文老师一个人看了一下,甚至有学生不给任何人看就提交了,原因就是生怕受他人思想的影响而在文书中无法真实体现自己的思想。几位哈佛录取生解释说,在写个人文书时,如果你浓墨重彩地突出那些并非你真正热爱的优势和成绩时,字里行间总会露出马脚,而火眼金睛的哈佛考官是能看出来的。

申请中展现的“真我”并非一定是硕果累累,鹤立鸡群的牛人形象。有几位哈佛录取生的获奖一栏是勇敢的空白,有一位学生的文书写的是自己在一家公司实习第一天犯了一系列愚蠢错误和自己从中汲取的经验;有一位学生的文书第一句话是“我们失败了!”接着以反思的角度叙述了自己参与当地一项为教育费用增税的倡议,但以失败告终的宝贵经历。还有一位学生写的是自己竞选学生会主席失败,但最终选择帮助另外一位同学竞选成功。纵观哈佛录取生展示的“真我”,共同的特征并非成功的自我,而是成熟的自我。

共性特质之二: 全面发展与领导力

Well-roundedness& Leadership

案例中的学生绝大多数不仅是我们传统理解中的成绩出类拔萃的学霸,同时他们在非学术科目领域,如音乐、体育、艺术等方面都积极而持久的参与,在学校的各类社团、当地的社会组织中成为活跃分子甚至是“领导干部”。这就是美国知名大学招生官喜欢的全面发展。

哈佛录取生们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参加多种课外活动,并不是仅仅为了展现自己的精力充沛和社会阅历丰富,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领导力。美国知名的大学非常看重学生的领导力,正如本书编者精辟地总结:

“在如今大学录取过程中,仅仅学业优秀已不足以脱颖而出。很多大学在寻找有领导力,有参与社会事务经历的学生……大学认为,年轻人正是通过领导力的锻炼来学习如何应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编者介绍说,美国学生在上大学时在课外活动上花费的时间超过了学业上的时间。有些国内读者可能认为这属于不务正业,但所谓的不务正业的活动,正是锻炼他们适应社会,提升领导力的绝佳机会。

申请美国大学之前,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你是否在同学中成为过领导?你是否在高中组织过会议?你是否乐意执行一个从无到有的项目?你是否同时应对过多个任务?你是否能和他人良好相处?

如果具备了这些领导力的品质,你就应该在申请过程中展示这方面,即使没有完美的成绩也无大碍。

共同特质之三: 取舍与平衡

Perfect Balance

哈佛录取生都是要么数学天才,要么艺术神童,要么全国游泳冠军吗?并非如此。编者说,很多哈佛录取生甚至没有一方面特别突出。

更多的哈佛考生展示了自己在标准化考试中成绩优秀,在高中申请攻读较难的选修课,积极持续参与众多的课外活动,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全面发展。这里与全面发展近义的一个词是平衡发展(Balanced)。

所谓平衡,就是不仅在考试科目中,而且在个人兴趣特长方面,以及社会活动中有所侧重的投入,一旦投入就可以表现得较为出色,而不是仅仅刷存在感。例如,在保证各类学科成绩优异的同时,还在学校体育项目的校队担任主力,或在乐队担任重要角色。这里除了要付出比别人多的精力和时间,还能充分体现出色的时间管理能力,事务主次的区分能力,面对选择的取舍能力。

案例中,有学生周一面临重大考试,但不会影响自己既定的周末两天的体育运动和社交活动安排。我读着这些“淡定哥”的故事,能够看到“淡定”的背后是自主的计划和高效的执行,以及对学科成绩和社交能力同等的重视。在哈佛招生官的眼中,这些平衡发展的学生才是哈佛的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backbone)。

意外的共性特质

除了感悟这些哈佛录取生的共性特质,其实本书还有不少让人意外的共性:

例如,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公立学校,而非我们所预计的贵族私立学校;另外,有关标准化成绩SAT(本书出版时满分为1600)的权重似乎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大,因为有不少人得了1400左右的非绝对高分,以及甚至1400以下的中等偏高分(其中一位上海的录取生就只有1350)。而父母的教育背景也并非决定因素,因为至少10位录取生,父母一方没有本科学历。

总之,这本书无论是对雄心勃勃的藤校申请生,还是希望就读欧美大学的学生和家长,做留学咨询的顾问们,以及在国际化高中的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份值得进行数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好素材。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渚河路金业国际大厦A座16层     电话:400-060-4008     
Copyright © 河北翰林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众盟网络    ICP备案编号:12
河北翰林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400-060-4008